既像木桶又像花盆的纳格拉
位于新疆阿克苏地区的新和县,自古以来就是著名的“龟兹乐”的故乡之一,这里的乐器制作同样闻名遐迩。
新和县依其艾日克乡的加依村以乐器制作而闻名。《新和县志》记载,民族英雄林则徐曾路过加依村,写下了简短的日记:“是夜,在托克苏托马回庄(加依村旧称)借宿。”在观赏了当地维吾尔族人的歌舞音乐后,他欣然写下了一首诗:“城角高台广乐张,律谐夷则少宫商。苇笳八孔胡琴四,节拍都随击鼓镗。”
也许是因为有龟兹乐的艺术积淀,加依村至今仍然拥有一批精通传统手工制作乐器的艺人。我们此行主要是到艺人家里看纳格拉制作技艺。老艺人司马义·尤路丝已去世多年,好在他的手艺留了下来。克尤木·卡迪尔是他的徒孙,在村里乃至县里,他的名头都已经很响了。
去加依村的时候,我特意邀请了《阿克苏民歌》杂志的编委艾克山·艾尔肯作为顾问。艾克山·艾尔肯是此地较有影响的维吾尔族作曲家,对本民族的文化非常了解,这位称职的向导给我介绍了纳格拉的来历。
“纳格拉又称‘哪噶喇’、‘奴古拉’或‘拿古拉’,因鼓身用铁铸成,故称‘铁鼓’。据说古代的人们把它系在马鞍上当做战鼓。它常用于传统节日的‘鼓吹乐’合奏及民间歌舞伴奏。”他指着纳格拉说:“你看,纳格拉的鼓身是用生铁铸造而成的,鼓腔中空,上口较大,下底较小,像水桶,也像花盆。”我仔细打量纳格拉,还真是这么回事儿。
克尤木·卡迪尔已经准备好了:“我做的纳格拉鼓都是用最好的骆驼皮当材料,也有人用牛皮做鼓面。”说完,他拿尺子量了量鼓身和鼓面,开始了制作。他首先按照鼓身和鼓面的大小,将骆驼皮切割成10至12块。“按照我们传统的做法,必须把骆驼皮在冷水中浸泡两天。我现在用的这张皮子已经泡了整整两天了。”说完,他拿起一把玻璃棱,动作飞快,或横或纵,很细心地把骆驼毛刮得干干净净。鼓身立在那里,我用手一摸,冰冷沉重。
艾克山·艾尔肯对我笑着说:“你知道吗?传说纳格拉与西洋的定音鼓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们同起源于阿拉伯国家的罐鼓,在民间音乐中总是一大一小成对使用,以小槌敲击,发出‘咚哒’的音响,所以至今它的阿拉伯名字还叫做纳格拉。”
“据我所知,它和月氏人有点联系?”我想起曾经看到的一个资料问道。艾克山·艾尔肯放下木棍,沉吟了一下说:“有两种说法,一种是东传说。约在14世纪以前,纳格拉经丝绸之路从阿拉伯地区东传到古代西域,非常受欢迎,一下子就在维吾尔族民间广为流行起来。后传至中原,清代将其列入回部乐中,当时称为‘哪噶喇’。”他停顿了一下后,接着说:“还有一种是西去说,就是和月氏人有关。”
这使我想起了纳格拉和古代月氏人的密切关系。“羯鼓”是龟兹乐中的代表乐器,在库木吐拉石窟中有描绘。我国史书中有不少记载,如《通典》云:“羯鼓,正如漆桶,两头俱击。以出羯中,亦谓之两杖鼓。”秦汉之际月氏人居敦煌、祁连(新疆东部天山)间,月氏西迁,其中大月氏过大宛到达中亚,之后又到达南亚。小月氏则留在塔里木盆地居住,龟兹地区就有不少月氏人。“羯鼓”随着月氏人、匈奴人、突厥人的西迁而传给了阿拉伯人,然后又回流东传才有了“纳格拉”这个全新的名称。
克尤木·卡迪尔的技艺仿佛在还原着这一切。此时,他开始把鼓皮四周用骆驼皮制成的细绳反复勒紧,“通常纳格拉鼓大小两个组成一对,大的鼓面直径在25至27.5厘米之间,小的在18至20.5厘米之间,鼓高20至30厘米。因鼓身和鼓面大小不同,鼓面松紧程度各异,发音高低也有区別,因此要掌握好烘烤程度。现在剩下的工序就是把鼓底放在太阳底下晒两天,让鼓底经过晾晒收缩拉紧。鼓面处理可以采取两种办法,一种是用火烘烤或者放在太阳下晒,这样的结果是纳格拉的音质会变得纤细温柔。还有一种办法是在鼓面喷水让它湿润,这样它的音质就会变得雄浑粗壮。到这一步,纳格拉鼓就算基本制成了。”
艾克山·艾尔肯看看纳格拉,手有些痒痒了,他干脆捋起袖子拿起木槌,笑着对我说:“我给你表演表演,加深一下你的印象。我们传统纳格拉鼓乐有12套演奏方法,敲击时把纳格拉鼓平放在地面上,双手各持一根长而稍弯的木槌,右手敲击大鼓,左手敲击小鼓。你听!”只听得大鼓发出“咚咚”的低音,小鼓发出“哒哒”的高音,音色一高一低,一亮一沉,一飘一落,一重一轻,疾若骏马奔驰,慢似山间信步。咚、哒、咚、哒,一声响似一声,一声紧似一声,声声敲在每个人的心上,敲得人心里痒痒的,身子情不自禁地就要扭起来,似乎那样才舒坦。
只要走进新疆的绿洲,总能听到纳格拉的声音。这就是新疆的声音,新疆的面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