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人给绵羊剪毛前要先给它们“洗澡”
彝族人认为,人和有肉有皮的动物都是一样有生命的,特别是绵羊,性情温和,深受彝族人喜爱,与彝族人有着难以割舍的情缘。彝族礼仪中,红白喜事只宰杀绵羊,招待客人除宰杀牛外,也以宰杀绵羊作为最高礼节。礼数上,4只绵羊和一头牛的级别是一样大小。羊毛可以制作成披毡、羊毛毯等各式毛纺织品,穿在身上保暖又美观,而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的“毛纺织及擀制技艺”还入选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笔者曾在四川省凉山州金阳县依达乡嘎格达村看见一群绵羊被围在小河旁,两个中年男子在给绵羊“洗澡”,原来是要准备剪羊毛了。
剪羊毛一年三次,分别在4月、8月和11月。剪羊毛时,等毕摩(彝语音译,即祭师)选择了吉祥如意的日子,牧民就会提前两三天把羊群赶到大水库和有大水的地方,给绵羊“洗澡”,并准备好大剪刀、细绳、手套、箩筐、口袋等器具。然后,再把羊群赶到山坡上去,一边放牧,一边剪收羊毛。一般公羊和大骟羊(骟了睾丸的羊)的毛是不能全部剪完的,颈子和臀部的毛都要留着,而母羊和小羊就从颈子到臀部全部剪完。彝族谚语说:“姑娘不美,戴上首饰就美丽;骟羊不美,臀部留着羊毛就美丽。”
凉山彝族服饰古朴、美观、大方、种类繁多,绚丽多彩。该州布拖县、普格县的彝族妇女最喜爱的服装莫过于五颜六色的百褶裙(彝语叫“丹红扎尼”)。它选用最好的绵羊毛制成,前后经过洗羊、剪毛、弹毛、捻线、织布、缝制、染色等十多道技艺流程。耗时至少两年时间才能完成。因此“丹红扎尼”,一条价格高达几千甚至上万元。
彝族人养绵羊一般都在半山上。夏天,为了抵御酷热,村民们采取托养的办法,把羊群赶到高山地区放养。白天把羊群放在山上,晚上把羊群用竹子编制的篱笆墙围在自己的土地上积肥,在这些土地上种植的农作物可以获得丰收,一举多得。等秋天天气凉爽了,选好日子才把绵羊接回家。当天晚上,富裕的家庭就宰杀小猪,贫困点的人家也会宰杀一只鸡来庆祝。
俗话说“冬吃羊肉赛人参,春夏秋食亦强身。“羊肉自古就深受人们欢迎。而绵羊肉比山羊肉脂肪含量更高,因此吃起来口感更加细腻、鲜香。彝族人吃羊时,习惯把羊肉整成砣砣肉和羊锅汤肉,特别是冬天,吃上一顿绵羊肉和苦荞粑,想想就让人垂涎三尺。
彝族宰杀绵羊也颇为有趣,只能用扭转颈椎让其窒息死亡的方法,然后才用尖刀剥掉羊皮,按照一定的规律把羊肉砍成2至3两左右的砣砣肉和更小的肉。如果不按规定动作宰杀,据说羊群就会逐步死亡或不能发展壮大。
待客宰羊时,羊板子(羊前脚骨或扇骨上的整块肉)是不能砍掉的,必须留起赠送给客人。一般客人也不会将它拿回家中,都会当场或半路上分给亲戚朋友,拿回家就会不好意思,这是彝族人的礼仪。
羊群中的领头羊很重要。家里来什么贵客,主人家都宁愿在其他地方找羊宰杀,也不宰杀自家的领头羊。有人到家里来买绵羊,要牵羊走的时候,主人家会扯掉一小撮羊毛撒在羊圈里面。据说,这样才会留下被牵走的羊的魂魄,才会使羊群日益壮大。
彝族人认为用羊角绕了好几圈的绵羊做法事,可以驱魔辟邪,使病人尽快恢复健康或保家里平安。而婚丧嫁娶一般也都只用绵羊,而不用山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