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民族语言文字 > 民族语文使用情况  > 详细页面

用工匠精神雕琢出优秀新闻作品 —— 记民族团结杂志社蒙古文编辑部副编审王玉龙

来源:中国民族报 作者:覃烨 发布时间:2019年10月30日 浏览量:

2017年,王玉龙(右)在内蒙古二连浩特采访蒙古国卡车司机。 受访者供图

  王玉龙,蒙古族,民族团结杂志社蒙古文编辑部副编审,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博士。用汉文、蒙古文两种文字采写刊发近70多篇、20多万字的新闻报道。曾荣获国家民委民族题材好新闻奖、全国蒙古文报纸新闻奖。入选国家民委中青年英才培养计划。发表文学作品30余篇,出版专著1部、译著2部。

  源于兴趣 贵在坚持

  1979年7月,王玉龙出生在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科右中旗巴扎拉嘎苏木霍林嘎查。尽管当时家里的生活条件较为艰苦,但这并未阻挡王玉龙对知识的向往。“几个不同年级的孩子挤在同一间小教室上课,仅有的1个老师总是忙得不可开交。”王玉龙笑着说起童年的求学经历。

  王玉龙从小就热爱写作,他第一次尝试投稿是在念初中的时候。“当时把自己的一篇习作寄给了当地一家报社,并没有抱太大的希望。”王玉龙说。直到有一天,老师突然把他叫到办公室,将刊登着他作品的报纸递给他。“没想到,我竟然第一次投稿就成功了!”王玉龙回忆起那个瞬间,依旧十分高兴。

  老师拿着王玉龙的作品在各个班级朗读。那天之后,王玉龙便成了学校人人皆知的“小作家”。老师和同学们的鼓励成了他继续写作的最大动力,他写文章、投稿的次数更多了。

  除了写作,王玉龙童年的记忆里还有火车。他经常去离家3公里左右的火车站,每次火车从远处开过来,他总是痴痴地看着,心想火车是从哪里来的呢?然后,他又望着火车渐渐远去,对那个遥远的地方更加向往。由此,他在心里种下了奔向远方的梦想种子。

  “那时候的远方,应该就是首都北京吧!”王玉龙想起小时候的憧憬,不由得笑起来。他没有想到,若干年后,自己真的坐上了开往北京的火车。

  14岁那年,因为学习成绩优异,王玉龙初中毕业后被保送到科右中旗读高中。一直喜欢文学的他,在学校更加如饥似渴地阅读文学书籍。“那时,我觉得读书是世界上最令人开心的事情。”王玉龙说。尽管家境贫寒,他还是从每月家里寄的生活费中,拿出很大一部分购买书籍。高中三年,他笔耕不辍,在报纸、杂志等刊物上公开发表了近30篇文章,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作家”。

  2005年,王玉龙考上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硕博连读。这6年,他系统学习和研究蒙古文学理论,对文学有了更深的理解。

  尽善尽美 细致全面

  博士毕业后,王玉龙到民族团结杂志社从事编辑、记者工作。“这是最好的安排!”王玉龙高兴地说,能够用手中的笔记录伟大时代,是他多年来的梦想。

  为了尽快掌握采访技巧、提高写作能力,王玉龙找来经典新闻报道案例进行集中学习,并向部门的老记者虚心请教。勤学好问的他很快进入工作角色,并逐渐明白民族新闻宣传工作者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谈及自己的工作,王玉龙说,凡事要做到极致。他讨厌走马观花式的采访、记流水账一样的报道。“一定要深挖新闻背后的故事,这样的报道才能给读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王玉龙说。

  为了写好一篇报道,王玉龙要反复修改很多遍,直到自己满意为止。“好稿子都是改出来的。”老编辑的这句话,他始终牢记在心。

  2015年,王玉龙前往内蒙古阿拉善盟额济纳旗赛汉陶来苏木孟格图嘎查,通过采访多位农牧民,较全面地了解了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乌云苏依拉的事迹,并撰写了题为《戈壁新“红星”》的人物通讯报道。此报道荣获国家民委2016年度民族题材好新闻一等奖。

  2017年春节刚过,王玉龙接到了杂志社《丝路十城记》大型采访任务。他只身一人前往内蒙古二连浩特,深入企业、学校、商场等,白天采访、晚上写稿,一待就是10天,撰写了1万多字的报道。而最终完成的《千年草原古驿站 现代欧亚买卖城》,也成为此次采访报道的代表性作品。王玉龙从多角度、多侧面,真实生动地展现了草原丝绸之路重要节点城市——二连浩特,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立足当下、传承历史、开拓未来的时代风貌。

  “在二连浩特采访时,我遇到的都是普普通通的老百姓,但他们艰苦创业的经历及精彩的人生,足以让我写一部长篇小说,我很荣幸此次能够用手中的笔和相机记录他们的故事。”王玉龙如是说。

  看过王玉龙报道的人都说,他的文章现场感强,讲述故事极富戏剧性、充满人情味,这也许和他读博期间主攻戏剧研究有关。

  前不久,王玉龙从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同和太牧场出差回来。这是他第三次去此地采访。有人不解,为什么一个地方要去那么多次?

  原来,2016年王玉龙在乌拉特中旗报道那达慕时遇到了一对蒙古族父子,在闲聊中了解到这是一对有故事的父子,并从中发现了独特的新闻价值——父子俩喜欢马,经常义务植树,还通过合作社和牧家乐帮助村民脱贫致富。从他们身上,王玉龙看到了新时代少数民族群众努力奋斗、创造美好生活的缩影。遗憾的是当时没能深入采访这对父子,这让王玉龙始终心有挂念。

  直到去年,王玉龙得到一个机会再次前往当地采访。今年5月,他第三次见到了这对父子,并获得了充分的素材。经过一次次修改润色,这篇报道得以刊登,为展现草原牧民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系列报道增光添彩。

  “做一件事就一定要做好。”这是王玉龙从小就养成的习惯。从业8年,王玉龙始终精益求精,倾力创作令自己满意的作品,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不忘初心 硕果累累

  从贫瘠的乡村来到繁华的首都,克服重重困难并站稳脚跟,王玉龙这一路走来,离不开他的勤奋努力。理想的生活没有令王玉龙满足,他积极地寻找其他方式为社会作贡献。

  从小学到大学,王玉龙一直在民族语学校就读。刚上大学时,他的普通话说得不好。“开学第一节课做自我介绍时,半天也说不出一句话,着急得汗都出来了。”王玉龙说。为了学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他经常起早贪黑朗读报纸,整天抱着一本蒙汉词典,背会一页就撕掉一页。

  “让蒙古族群众能够正确全面理解党的路线政策方针,这是我的职责和使命。”王玉龙说。工作以来,他翻译、采写了《中华民族一家亲 同心共筑中国梦——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亲切关怀下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实现历史性跨越》《各族兄弟并肩御侮 中华民族光耀千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等文章,为蒙古族读者了解党的政策提供了巨大帮助。

  除此之外,酷爱文学的王玉龙利用业余时间进行翻译研究及写作,翻译了蒙古国诸多文学作品,并多次被《民族文学》杂志约请翻译文章,还出版译著2部。

  王玉龙的博士毕业论文,创新性地运用了计算机技术建立语料库,对蒙古国戏剧进行分析,所形成的论文《那木达嘎戏剧资料分析与研究》荣获蒙古国作协那木达嘎奖。他还多次参加国际学术研讨会,累计在国内外的期刊上发表了30多篇论文。

  能与热爱的事业相伴终生,并在此过程中为社会作出一些贡献,是一种难得的幸福。王玉龙表示,他将继续带着热情出发,以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雕琢出优秀的民族新闻作品,歌唱出民族团结的优美赞歌。

   

  作者:覃烨

  资料来源:中国民族报

 

上一篇:
下一篇: